在台南「Mattauw大地藝術季」子計畫策展人陳冠彰策動的「土計畫」裡,有幾件頗為深刻的長期計畫。不論是陳瑋軒的《捏地:渡拔燒》;或是楊順發的《種稻計劃:黃金母子山》,皆更加貼地的感知土壤,並探問甚麼是「土」的存有?以及「土」會如何表達其思維及言說?這項關乎本體論意涵的與「土」對話之行動,和我們如何重新評估與感受人和萬物所處的時空關係及尺度,有密切關聯。既往研究已經表明,晚近人類活動已經在行星尺度範圍內,成為遷徙土壤和岩石的主要動力之一,並且產生對土壤的嚴重消耗與侵蝕。在此視角下,「土」並非是取之不盡的資源;而是必須保有特定倫理意涵的事物。甚而需要將土壤本身視為一種生態系統,而不是迫使土壤適應人類的技術。[1]

圖:陳瑋軒的《捏地:渡拔燒》於總爺藝文中心展場。

對筆者而言,「土計畫」便是從各個層面切入並觸碰這項課題。例如,楊順發的《種稻計劃:黃金母子山》,以曾文溪水—沖積土質—農耕人及其家族—田間生物—水稻所聯繫起創作—生產關係,顯然並非因為僅具有人文時間和本土領域限定性的「鄉土情懷」所驅動;這項計畫背後的時間觀,更加深層地趨近土壤所蘊含的時間。在總爺藝文中心的展間裡,藝術家將經歷一年多集結家族成員耕種、收成後的稻穗,推成一座山型,如同板塊之於造山運動的基底(《捏地:渡拔燒》的展呈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在強烈暗示出這些金黃的榖粒一切皆「由土而生」的動勢。

值得注意的是,此處並沒有一種被道德化的非人類或多物種之共生、共好意味,反而在計畫過程意識到土地帶來的「豐饒」,背後所需要的土壤的付出及其帶給自身家族在曾文溪流域生存的各式作用力——包含八八風災及歷史上的水患——人與風土條件之間各種細緻的相互撼動。記得有一次隨著順發大哥和孟真,到他長年在台灣西南沿海地帶的「陸沉地景」,得知藝術家等待一個「場景」成型的時間,皆以三至五年為時間基準,並且在拍攝之後持續長達十多年觀察與陪伴這類地景的生成或消逝。儘管土地浮沉之事,只是行星生命的一瞬,但以人的生命尺度而言,能有多少個十年?藝術家動用自身生命時間和大地脈動的共在時刻,所逼顯出的歷史意識與時間感張力,正是歷史學家迪佩什.查卡拉巴提(Dipesh Chakrabarty)在〈人類世時間〉(Anthropocene Time)文中極力提醒我們,所需敏銳意識之事。[2]

圖:楊順發的《種稻計劃:黃金母子山》於總爺藝文中心展場。

楊順發以其實踐涉身投入一種行星式的時間洪流之中,此種生命意識也能在《種稻計劃:黃金母子山》裡覺察,其中家族命脈與曾文溪水、土壤的關係,在計畫中被緊密關聯起來,藝術家明顯意識到百年來不同世代的肉身和水土的交融。另一方面,在計畫逐步實踐的過程裡,彷彿也凝縮了「移居者」成為「原住者」的過程。藝術家及其家族,藉由這個過程,和曾文溪與土地達成某種程度的「和解」,深入土地與農作物生命週期和耕作規範、季節運作的道理。其所展現的原生性(primary),在於創造了某種因這項計畫而生滅的生命事物,皆可彼此共在與相互餽贈的基質層,並且揭示一種非迴返本質、傳統及根源論式的另一段初始、起步階段。

以這個角度而言,這項計畫的重點,便不是純粹在室內展演空間裡的佈置,而是透過動態且歷時性的各種物質網絡串連,在藝術家堅持的深層時間流意念中進行長期性「關係」的雕塑,以及家族逐漸於曾文溪畔「就地原生化」的路徑勾描。我們看到藝術家與「土」對話的過程中,始終有溢出鄉土地方感的一面。因此,究極而言《種稻計劃:黃金母子山》的構作歷程,其目的明顯並非呈現於展廳內的空間裝置(space lnstallation),而是計畫對於圍繞在家族土地周遭能牽動的所有人、事、時、地、物,在關係層面的再生產、再連結與無盡的協調工作,進而讓其形構出一種具時間性意涵的「地理性裝置」——對以「土」為延展的基層空間,置入時間性元素,並連繫生活於曾文溪畔的家族與耕作技術,水稻的生命物質——開展一種「精神地理」(psychogeography)嵌合進「地理歷史」條件的感性動能。甚且極重要的,期間凝鍊和蘊含的生命動力,不會因展覽結束後而輕易消散,孕育著能夠持續深耕的契機。

圖:「Mattauw大地藝術季」子計畫策展人陳冠彰策動的「土計畫」展區。

【上篇】水與土的時間(上):《種稻計劃:黃金母子山》的影像耕耘術:https://reurl.cc/3O4v8O

[1]參見戴維.蒙哥馬利(David R. Montgomer),《泥土:文明的侵蝕》(南京:2017,譯林)。

[2]參見Chakrabarty, Dipesh (2018).“Anthropocene time. ”History and Theory 57 (1) : 5-32.

本文作者為2019-2021年度財團法人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特約評論人。2022年獲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獎助。評論散見於《藝術家》、《議藝分子》、《ARTSPIRE》、《藝術觀點ACT》、《典藏.今藝術》、《PAR表演藝術》。文論曾刊於《中外文學》、《文化研究》、《哲學論集》、《台灣美術學刊》、《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台灣文學研究學報》、《史物論壇:歷史博物館學報》、《歷史臺灣: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刊》、《台灣原住民族研究論叢》、《原住民族文獻》、《台灣風物》、《台灣博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