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學者孫大川在〈山的邏輯〉一文中,曾指出「山」不僅是臺灣地形的主體,也是其文化特徵之所繫,臺灣如果想在文化和土地之間建立一個有機且健康的關係,「山」永遠是其交會之所。[1]筆者認為,這一種屬於「山」的地理歷史(geo-history)之觀點,也反映在2010年代的臺灣當代藝術的展演實踐當中。一方面,逐漸關注到風土、地理和環境的特性,反映在藝術實踐上的思考。諸如「海島」(island)、「群島思維」(archipelago thinking)與「海洋」(ocean)等面向,甚而從島嶼的山巒地理條件,進行身體、地理美學和藝術政治性的再挖掘;另一方面,則是牽涉到認識論的轉向:由人文的視角,轉至非人及生態式的宇宙論,意識到山川地形和地質的作用力(agency)和人們在感知覺層面的交互關係。

圖說:「贊米亞」(Zomia)的地理範圍。

由龔卓軍及周郁齡共同策劃的「野根莖:台灣美術雙年展」(2018)一展,以人類學家斯科特(James C. Scott)提出的「贊米亞」(Zomia)概念為引,東南亞內陸300公尺以上的無政府主義高地;指出台灣也有300公尺以上的高地,佔了國土面積三分之二。並以此地理條件來指向一種異質連結、安那其式的另類組織。例如,1966年陳耀圻所拍攝的《上山》;1987年王墨林在三芝廢船廠與飛碟屋製作的「拾月」劇場計畫;1990年代拉黑子.達立夫(Rahic Talif)返回石梯坪大港口部落的創作行動;2002年台東金樽海邊意識部落的藝術家集結創作;2010年以後吳瑪悧的「樹梅坑溪計畫」;姚瑞中的「海市蜃樓」蚊子館調查行動、高俊宏的「大豹計畫」,皆蘊含一種種「野根莖」式的組織形式,它的特徵可以總結為四個方面:自由異質的聯結、反系譜反符號的斷裂、非中心化的開放系統、重新製圖與轉印式的呼應關係。[2]

另一方面,在「野山海」的策展子題當中,除了陳宣誠、林彥伶的作品《+300m野棲地》,所勾勒出的地理圖景之外,展期間策動的「當代藝術X高山不流水」系列活動中,亦邀請了8位藝術界的高山響導:陳伯義、姚瑞中、吳牧青、陳政道、陳寬育、高俊宏、王有邦等人,分享他們的高山經驗,並且規劃路線,從初階的郊山至三天左右的高山路線,在「野根莖:台灣美術雙年展」期間,組隊進行體驗、探索與創作計畫。企圖從傳統以人的視點為中心的藝術寫生論、風土論、風景論,轉進至當代藝術帶著歷史意識爬山的現代國家與帝國佈署之反省、體會不同宇宙政治學,認為藝術實踐透過高山要學習的不再是繪畫的表現技巧,或特定藝術類型的表現,而是對於動物、植物、溪流、高山與生態的觀點,重新體會,脫離人文主義的思維模式,轉向非人的皺摺時空。[3]

圖說:「野根莖:台灣美術雙年展」展覽的主視覺。
圖說:「當代藝術X高山不流水」系列活動的主視覺。

相較於「野根莖:台灣美術雙年展」一展強調臺灣多山的地理條件,蘊含形成另類組織、創作政治的潛能,並且積極詮釋以及賦予「山」價值,關注山地與社會、文化及歷史等權力結構之間的交互作用;由黃靖容、柯宜芸在臺南市美術館策劃的「嶾嶙的岳光:在敬與畏的稜線間」(2023)一展,同樣將「山」視為臺灣島嶼上面積最大、最鮮明的帶狀。展覽以「幽明的靈動之域」、「循著明晰的光」和「與山林共譜」三個策展子題,述說「山」的崇高到親近、神秘到熟悉,以及山林之光映照下,人心理及身體的敬畏經驗所構成的「山」的感知連結,試圖探討臺灣這片土地上,山與人的多元共存模式,以及人記錄和經驗山的方式。[4]從感官生態學(sensory ecology)與靈性生態學(spiritual ecology)的視野,勾勒出「山」的情狀。

一方面,這是一種屬於「山」的生態思維,使「山」不再是一種風景,而是多重力量相互交觸之地;不純然是經由視覺所再現之物,而是一種形成無政府及組織動員的決定性因素;另一方面,「山」在晚近的台灣當代藝術展演實踐當中,並不是一個「登山史」或「休憩觀光」的課題,亦不是追求「征服感」及「崇高之感」的境地;而是一個關乎地質、地理(geo-)及宇宙論(cosmology)之間如何被關聯起來的問題性場域。在此意義下,身體、感知和「山」之間的聯繫,成為一個必要的條件,因為「山」不是一個先驗性的存有,必須涉身其中,才得以用一種非視覺(non-visual)的方式來進行感知。

圖說:「嶾嶙的岳光:在敬與畏的稜線間」展場一景。

然而,在近代的殖民主義、資本主義及國家治理力量,已然介入至山地,進行各種的權力佈署和知識支配時,一種無政府、非國家式的、政治意義上的「贊米亞」,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反抗者的幻見。筆者認為,「野根莖:台灣美術雙年展」和「嶾嶙的岳光:在敬與畏的稜線間」皆承接了這一個挑戰,並且企圖指出:「贊米亞」作為一項和地理有關的思想概念,如果對台灣的「山」仍有所啟示,那麼「贊米亞」所指向的反抗空間,必然涉及了宇宙論、美學和感知學的課題。換言之,「贊米亞」已經不存在於憑藉「地形阻隔」優勢,地形因素造就的難以治理性早已失效,連帶的一套人文地理認識論和敘事方式,也就不具政治性;相反地,「贊米亞」的空間,在上述的展演實踐當中,指向的是一處繞經宇宙論而創造的「山」。

進而言之,在「野根莖:台灣美術雙年展」和「嶾嶙的岳光:在敬與畏的稜線間」兩個展覽中,「山」不再僅是一處物理性的空間,也是一種感知性的存有。在賦予宇宙論維度之後的「山」,並沒有被徹底美學化,而是召喚出「贊米亞」所蘊含的宇宙政治(cosmopolitics)——以其知識及思維的複雜性和多樣性,構成一種知識地形(topography of knowledge)意義下的阻隔作用——從而抗拒了面對當代的自然科學在「山」的理性邏輯,及其背後的知識權力及治理觀點,使一種異於「自然」的感知途徑,在這之中被誕生下來。

圖說:「嶾嶙的岳光:在敬與畏的稜線間」展覽的主視覺。

[1] 孫大川,〈山的邏輯〉,《久久酒一次》(台北:山海文化,2010),頁145-149。

[2] 龔卓軍,〈野根莖:弱機構.群組織.戰爭機器〉,《藝術觀點ACT》第75期. (2018),頁8-9。

[3] 參見龔卓軍,〈身體上山.皺摺時空:野根莖的聯外山路〉,《《國美藝誌》第5期(2018)。

[4] 參見台南市美術館,「嶾嶙的岳光:在敬與畏的稜線間」展覽手冊(2023)。

梁廷毓,藝術創作者與研究者。曾任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特約評論人(2019-2021),近年曾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獎助(2022-2024);「世安美學論文獎」(2022);「鴻梅新人獎—藝術評論類」年度專家評選獎(2020)。評論散見於《藝術家》、《ARTSPIRE》、《藝術觀點ACT》、《典藏ARTouch》、《典藏.今藝術》、《PAR表演藝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