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當代藝術經歷1990年代關於「臺灣藝術主體性」(the subjectivity of Taiwanese art)的論爭之後,自2000年至2010年代期間,持續有諸多學術研討會、公部門推動的相關計畫與當代藝術圈的藝術評論及研究書寫,投入臺灣當代藝術與主體性問題的研究和討論,並且在藝術實踐與論述層面,浮現多種另類主體性的方案及構想。

圖:1996年台北雙年展「臺灣藝術主體性」,作者翻攝。

自2000至2010年代,臺灣當代藝術中浮現出的各種主體性論述,雖然已經具有將參照點從歐美地區轉移其他地域的論述意識,但仍存在由雙年展知識體系和外部理論所形成的殖民知識結構(此問題仍無法在短短幾年之間立即被消解),並以此持續激活著在地藝術論述的生產,出現諸多論述生產者對主體性論述的反思及建構。然而,臺灣當代藝術至今提出的主體論述,可能尚未認真面對到原住民族的問題。史書美即認為,「臺灣理論」建構過程中首要面對的根本,即是漢人主流社會結構內建的「定居殖民主義」(settler colonialism)。[1]儘管臺灣當代藝術長期受困於歐美知識權力,但對原住民族而言,漢人的評論、論述及研究,仍是定居型殖民之知識產物,對此種論述形構權力的再批判,必然是實現主體的多樣性(diversity)和多元性(multifariousness),甚至是面對知識解殖的必經之路。

實際上,評論者鄭美惠早在2001年,便曾以反問句指出,當台灣已經是西方現代主義的連鎖分店時,漢人還要以所謂的主流文化,對原住民形成殖民關係嗎?漢人該如何以在地的觀點,看待原住民的藝術,而非以現代主義的觀點,批判那屬於祖靈族群的藝術?[2]也必須探問,為何原住民藝術家的創作,很少回饋到當代藝術體制和過去百年來臺灣藝術發展的反思之中;[3]質問如今談論臺灣歷史、臺灣藝術史的重建時,所依據的是什麼樣的論述,是否包含有針對定居殖民形塑的歷史認知結構面上的鬆動。[4]當代原住民族藝術在晚近數十年來,在經歷「正名」、「人權」與「土地正義」等族群復振運動,所累積的歷史意識,是我們在探討原民性時,必須翻轉過來重新理解主體。[5]甚而要承認我們在「重建臺灣藝術史時,如果永遠把原住民藝術家晾到一旁,我們的藝術史永遠會是殘缺狀態」的現實。[6]

圖:2012年台灣美術雙年展「臺灣報到」,作者翻攝。

以史書美的論點,此種主體性論述對臺灣的漢人評論者與創作者而言,是後殖民批判(postcolonial criticism)視域底下的自我建構與知識再生產;但對於原住民族而言,則從未經歷後殖民時刻,仍持續面對漢人社會的定居型殖民支配。從定居殖民批判(settler colonial criticism)的角度,目前多數關於藝術主體性的論辯,仍具有強烈的漢人傳說、民俗祭儀、民間社會的泛靈觀與佛道教觀念之特質:先不談藝術評論的語言皆以華語為主,長久以來形成了大量的在地藝術論述,背後是否隱含語言權力和知識壟斷的現象。

更關鍵的問題是,內在所欲形塑和連結的主體形象,似乎暗含著漢人社會思維的潛意識,明顯限定在漢人創作者的藝術主體性之知識表述。面對這項問題,可能需要在語言及書寫層面,藉由跨越和往返於不同宇宙觀的知識再生產,將這類主體形象進行另一種關係性、混雜化與原民化(indigenization)的概念轉型。換言之,在多元存有論的視野底下,臺灣現今呈現多重族群並存的現實情況,藝術環境應該也會形成多種不同知識論為前提的主體性論述;但是,目前能就以漢人的在地知識論所延伸的主體型態,仍較為突出。比起過去面對歐美知識體系所投射出的主體空缺焦慮,今日漢人在面對原住民族的藝術主體性時,恐怕是更為切身且現實的懸缺。

圖:2022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不可能的夢」,作者翻攝。

 2020年6月,在國立臺灣大學臺灣研究中心舉辦的「臺灣理論關鍵詞會議」裡,有論者嘗試提出「巫藝」(shaman techne)這一理論關鍵詞,去初步描述現今臺灣當代藝術原住民創作者希巨.蘇飛(Siki Sufin)、東冬.侯溫(Dondon.Hounwn)與漢人籍的創作者(例如,陳冠彰),在一些藝術實踐的面向上,共同展現出的其中一種主體化技術之基底,是透過各自的宇宙觀去面對鬼魂的實存狀態,進而發展出的特殊創作倫理和方法論。[7]但是,回到藝術主體性的論述形構工程,如何不停留於現象的分析和指認,進一步去實踐跨越不同人群和宇宙觀知識,又能形成彼此對話和批評關係之雙向性的逆寫(write back)──進行不同角度的反寫、倒述與逆襲──是評論實踐的自身的課題和挑戰。

進一步地,筆者認為需要再加以深化我們對語詞策略的思辨──這項工作不限於評論者,亦包含創作者在內,必須意識到我們的主體性論述形構工作,必然內建了多種矛盾性的異質知識元素,才能夠促使另類的泛靈行動者得以現身。同等重要的問題是,雖然目前臺灣對於原住民當代藝術及藝術史的書寫,已經有一些反思和推進,但如何裂解這些主體性內在暗含的「漢人定居殖民」之無形潛意識,並從原住民族的藝術實踐,發展出可能形成相互對話的主體形構工作,仍是重要且極具挑戰性的課題。相較於過去已經有諸多討論的1990年代「臺灣藝術主體性」;2000年代的出現的重要藝術詞彙,也已經被歸納進「臺灣當代藝術關鍵字─建置暨研究計畫」當中;[8]但是,2010年代出現的諸多藝術主體性論述,對於「定居殖民主義」長久積累的知識生產問題,尚未展開逐夠的反思。這也關乎到我們要如何展開藝術主體性的理論建構工程,以及使用何種知識論的架構,來進行藝術史方法的調整與寫作──這應該是在地藝術論述如何發展成一種藝術批判理論的關鍵環節。

圖:2017年「南島當代藝術」展覽,作者翻攝。

 

[1] 參見史書美,〈臺灣理論初論〉,收於史書美、梅家玲、陳東升、廖朝陽主編,《知識臺灣:臺灣理論的可能性》(臺北:麥田,2016),頁55-94。

[2] 鄭惠美,〈活的藝術VS.死的標本: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觀照〉,《典藏.今藝術》第107期(2001.08),頁62。

[3] 徐文瑞,〈原民性與當代藝術:幾個策展反思〉,收於《當代策展的新挑戰—國際論壇暨青年策展工作坊》論壇手冊(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9),頁57。

[4] 嚴瀟瀟,〈如何展?如何看?如何去談論?當前原住民藝術展演的突破之道〉,《典藏.今藝術》第348期(2021.09),頁76。

[5] 高俊宏,〈當代原住民創作中的行動主義面貌〉,收於伊誕.巴瓦瓦隆主編,《我們與未來的距離: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屏東:原住民委員會原住民族發展中心,2020),頁56。

[6] 芷伃,〈2022臺灣美術雙年展,多原民元素、藝術作品〉,《原視新聞網》2022/11/06,網址:https://news.ipcf.org.tw/57330(2023年8月1日檢索)。

[7] 梁廷毓,〈巫藝(shaman techne)〉,收於《2020臺灣理論關鍵詞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臺灣研究中心,2020),頁143-152。

[8]參見視覺藝術聯盟,「臺灣當代藝術關鍵字—建置暨研究計畫」網站,網址:https://tcaaarchive.org/keywordcatalogue/?lang=ch(2023年8月1日檢索)。

梁廷毓,藝術創作者與研究者。曾任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特約評論人(2019-2021),近年曾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獎助(2022-2024);「世安美學論文獎」(2022);「鴻梅新人獎—藝術評論類」年度專家評選獎(2020)。評論散見於《藝術家》、《ARTSPIRE》、《藝術觀點ACT》、《典藏ARTouch》、《典藏.今藝術》、《PAR表演藝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