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托邦藝文聯盟」於2021至2022年間,曾邀請藝術策展人籌劃數檔和桃園地域脈絡有關的展演,聯盟在承接下「桃園公民會館」的場務經營工作後,包括賴佩君策展的《很久很久以前,在桃園》(2021)《你走這條》(2022)與《越過山稜線》(2022);周郁齡策劃的《所有堅固終將煙消雲散》(2022)等。皆聚焦於桃園及其周遭的風土、史地、產業、族群等課題進行當代藝術策展;也邀請在地創作者、文史工作者,或是邀請創作者以駐地創作的方式,回應桃園地區的人文景貌。數檔展演對於一個地區的經營及關注,尤其從地域連結、社群串聯、社會議題、史地調研與藝術實踐如何相互結合與呈現的角度,已經呈顯出相當的文化價值和多樣可能性。

圖說:桃園公民會館的《越過山稜線》展場一景,圖中為林怡君和沈秀成的作品。圖片來源:「桃托邦藝文聯盟」提供。

如果我們都同意,當今驅動策展者/創作者進行展演與藝術計畫內涵的觀念與動力,已不是來自於陳舊的批判理論,而是來自於一種實踐性的知識,甚至是可以與地方的協作者分享的知識;或是一種在行動中所產生的言說,而非術語。那麼,這項問題也同時是當代藝術展演面對不同地域空間時,必定遭逢的尖銳挑戰。具體而言,鎖定地方的藝術展演,是否能與地理條件進行感知路徑的開闢,並協商出特異的組織形式或文化生產方法?以及計畫的方法學,有無可能從在地的環境脈絡或歷史經驗的概念化而來?或是溢出普遍展覽體制的展示策略?甚而是一種行動導向及不斷流變的「地理性裝置」?便是思考展演實踐與地方學如何相互連結的重要課題。

關於「桃園性」與當代藝術的討論,在2021年桃園市立美術館委託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執行「桃園當代藝術與其衛星網絡」研究計畫,即以「桃園」當代藝術家與相關藝術社群、藝文空間等為核心,梳理桃園當代藝術的地方特質與網絡關係。[1]並在研究案期間舉行「桃園性的現在進行式:思索當代人文與族群的交界帶」藝術家座談會,邀集數位曾經針對桃園地區做過深入踏查,或者創作方法對於深化地方知識極具啟發性的當代藝術創作者。同時,亦邀請對於地方藝術節、藝術季(祭)擁有豐富經驗的策展人、藝術社群負責人參與討論。[2]後續也在《漫遊藝術史》網站上規劃系列專題,刊登參與藝術家及策展人的訪談。

圖說:《很久很久以前,在桃園》展出高登輝的作品〈石卵仔〉。圖片來源:「桃托邦藝文聯盟」提供。

值得這注意的是,當時「桃托邦藝文聯盟」成員林岳德在訪談裡談及,所策動的活動與展演:「能夠在桃園生長出一個屬於自己的藝術觀點,也希望長出來的藝術是跟在地的生活緊密相關的」。[3]這項「藝術觀點」究竟是甚麼,以及能夠如何被描述?也引起筆者的持續關注和思考。本文限於篇幅,僅以《很久很久以前,在桃園》(2021)與《越過山稜線》(2022)兩檔展演為主要的案例討論,如何透過藝術展演和相關作品,來與桃園及其周遭地區的文史進行對話,甚而實驗性地譜出一種展演「地方藝術史」的地理視野和路徑。

《很久很久以前,在桃園》一展,由賴佩君擔任策展人,邀請周武翰、雪克、高登輝與文史工作者藍博瀚展出。以城市當中被隱蔽的事物,進行一種暗黑地誌學式的翻掘。雪克的〈怪鳥夜鳴〉(2021)以日本殖民時期發生於桃園市境內的一則怪談為文本,佐以當時針對景福宮(俗稱大廟)信仰祭祀、文昌公園附近的流浪漢與流鶯(妓)等社會現象的新聞報導,邀請三位在地人重新討論及述說這些事情與長輩記憶、自身日常經驗之間的隱微關聯,敘述一段跨越歷史時期、由不同世代所構成的「城市史」;高登輝的〈石卵仔〉(2021)回溯桃園神社的部分建築體,是由國家動員當地青年採集附近多產的鵝卵石來搭建之事,創作者在南崁溪畔以「推大石」的行為來回應由「石頭」與「身體」構成的規訓與空間治理權力;周武翰的〈煙雲〉(2021)以日治皇民化時期,政府將桃園境內廟宇及神像「火化歸天」的事情為藍本,以雙面的屏風為形式,想像並描畫出廟宇及其信仰所經歷的事件。藍博瀚的〈桃園神社前的春日風景〉(2021)考掘日治時期出現的「春日山」之名(今日的虎頭山一帶),如何因政權的出現與覆滅而消失,他透過立碑的方式,找回了一座失去名字之地。

圖說:《很久很久以前,在桃園》展出周武翰的作品〈煙雲〉。圖片來源:「桃托邦藝文聯盟」提供。
圖說:《很久很久以前,在桃園》展出藍博瀚的作品〈桃園神社前的春日風景〉。圖片來源:「桃托邦藝文聯盟」提供。

《越過山稜線》展覽邀請沈秀成、梁廷毓與林怡君展出。展覽所描劃出的地理界限及視野,是從桃園市近郊「虎頭山」開始,再往桃園東南邊的龍潭、大溪一帶淺山丘陵前行,探尋漢人與原住民互動的地方傳說,觸及歷史上的人群邊界,再進入至原住民的部落山景,描述一段樟腦開採的山林產業史。畫家沈秀成的作品〈虎頭山〉(1997)與〈復興盆地〉(1996),雖以風景寫生為主,但實際上刻劃著畫家身體的「在場」與「移動」,暗示一段往返桃園市區與原鄉部落的路跡;梁廷毓的〈斷頭之河〉(2019)追溯桃園龍潭和石門水庫一帶,幾則原住民與客家人之間的衝突事件,以及當地土地神和山神顯靈的傳聞,藉由廟誌向土地神、山神與無頭鬼問話與溝通,重新述說由人與非人共享的歷史;林怡君的〈Dear Z〉(2022)以北台灣山區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伐樟焗腦」產業裡的漢人腦丁故事為發想,以樟腦的氣味為主軸,從復興的角板山、大嵙崁溪的貿易碼頭,延伸至下游滬尾(淡水)河口的海港,以文字、照片、物件與氣味,拼奏出一條複種感官的閱讀路徑。

不論是《很久很久以前,在桃園》所勾勒出的城市「暗黑地誌」;或是《越過山稜線》所望向的人群地理界限,以及城市—淺山的視野。筆者認為,上述以桃園地區為範圍的地域型的策展/創作實踐,不僅止於關注「本土」(local)與「地方」(place);更重要的是隨著時空環境而動態流轉的「在地」(terrestrial),以及地域化(provincializing)的意識。換言之,當代藝術對於「地方學」的倡議,例如本文前半部提及的「桃園性」。不能一昧地預設文化/自然的二元認知框架,也不應被道德化為提高土地認同的知識及情感聯繫的途徑;而是要複雜化對地理及環境條件的思考,進而思辨、推測(speculative)何謂「在地」的思維及實踐基底——因為,「在地」總是蘊藏多層次的處境、情境與情態。

圖說:《越過山稜線》展出梁廷毓的作品〈斷頭之河〉。圖片來源:「桃托邦藝文聯盟」提供。

桃園台地位於臺灣西北部,緊靠大臺北核心都會區,境內大部分是連綿不斷的台地形勢,如若「桃園性」指稱的是一處範圍內所蘊生的特質,那麼如何審視這些地域特質,與空間與時間尺度的選定很有關係?以近年「桃托邦藝文聯盟」邀請策展人賴佩君策劃的系列展演而言,其實蘊含了不同尺度的在地知識(situated knowledges)。前述的系列展演,也已經揭示了策展者與創作者進行「實地調研」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如何從既有的藝術展演延伸到更廣泛的社會文化場域,使觀眾在還未進入到展場空間時,就已經開始「閱讀」甚至發生「想像」,並將現場、周邊的各種事物脈絡串聯起來,也是這類型展演的著力之處。

換言之,上述的系列展演不僅止停留於「做藝術」的層次,而是面向展演場地所在的城市,以及這座城市所根著的土壤和周遭的地域社群——進入「造文化」的社會環境踐履。甚而《越過山稜線》在展演的同時,也帶入「地方藝術史」的策展—書寫意識,邀請老一輩重要畫家沈秀成的作品,和當代藝術實踐進行相互對話。相較於多數自公部門推行的藝術節、文化季等大型活動;此種由民間藝文團隊自下而上所發起的展演,凸顯出一種以地誌/理拓樸作為城市文化深根路徑的展演之道,後續如何擴大其藝術文化展演的空間縱深與時間規模,值得關注。

圖說:《越過山稜線》展出畫家沈秀成的作品〈虎頭山〉。圖片來源:「桃托邦藝文聯盟」提供。 

[1] 參見漫遊藝術史編輯部,〈當代藝術與老城的交織:桃托邦的跨域超連結〉,《漫遊藝術史》,網頁:https://arthistorystrolls.com/2022/11/22/。

[2]「桃園當代藝術與其衛星網絡」為桃園市立美術館「國際當代藝術多元展演與行銷趨勢下的城市美術館發展研究案」之子計畫。

[3] 此座談會共分為兩子題:「影像、地景與聲音」子題有梁廷毓、陳敬寶、余白、吳燦政。「空間、歷史與地方性」子題有郭俞平、陳宣誠、蔡奕勳、林岳德。時間:2021年12月17日(五);地點: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國際會議廳。

本文作者為2019-2021年度財團法人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特約評論人。2022年獲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獎助。評論散見於《藝術家》、《議藝分子》、《ARTSPIRE》、《藝術觀點ACT》、《典藏.今藝術》、《PAR表演藝術》。文論曾刊於《中外文學》、《文化研究》、《哲學論集》、《台灣美術學刊》、《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台灣文學研究學報》、《史物論壇:歷史博物館學報》、《歷史臺灣: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刊》、《台灣原住民族研究論叢》、《原住民族文獻》、《台灣風物》、《台灣博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