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稅制、藝術資產與藝術產業研究的漫漫長路

專訪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柯人鳳執行長

 

前言:

近年來我們在許多藝術媒體中都可以發現一些政府推行藝術產業的相關政策,而產業中也因為亞洲藝術市場隨著國際情勢變化中的盤整階段,更是希望政府能提供有利於產業的利多政策。然而這些政策跟產業中的觀念卻不是突然間的靈光一閃,它總是由下而上地推動、耕耘。而這也是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自2010年創立至今所一直在努力的。

 

本次透過專訪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柯人鳳執行長,可以發現產經研究室成立至今九年,從藝術經理人的培訓、畫廊史料庫的編撰,到藝術鑑價、藝術資產觀念的推廣其實可以發現產經研究室逐年在推動與研究的議題,都是將產業邁向健全化的重要進程。

 

問:產經研究室從11年到18 年的研究階段的變化?

 

產經的部分的話我們的目標很單純也很一貫,著重在視覺藝術產業發展上,從2011年的視覺藝術產業現況調查的研究案,是回顧2010年從那年開始彙整了整個產業的方向。包括鑑定鑑價,人才教育培育課程,稅制稅改等等。還有藝博會發展定調上面,這個都有在報告裡面做整理,並且建議提出產業政策建言。那後續這十年來我們就是以這個基礎來發展。首先我們就有辦了很多屆的畫廊經理人學院的課程,這算是國內第一個從畫廊角度出發。如果你在畫廊工作你需要具備的職能。不管是從策展、行政、運輸相關怎麼做,媒體撰寫等等,都在課程裡做講述,我們也集結國內專家來擔任講者。那後續因為這類的課程因為多了起來,也越來越多單位有資源去辦這樣的課程,因此我們就在前兩年就終止,不再辦畫廊經理人學院的課程。

 

那再來就是稅務的部分,因為國內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先從藝文政策平台非正式性的組織集結了陳學聖委員辦公室、視盟等等的國內相關機構,定期對這項業務進行討論。那後續進行的政策產出並且進行稅務的推動,把稅務降到6%等,這些其實是在推動了四五年之後才有這樣的成果,但這個是針對第二市場的稅制部分。第一市場稅制的部分其實國內的稅率並不會比中國大陸或新加坡來的高,當然跟香港不能比。所以今天要降到跟香港依樣的零稅率其實是不太容易的,相關配套都還在發展當中。那麼前幾年很熱絡就是自由港這樣的概念,這樣的經營型態,我們也對國內的產業條件做了觀察。自由港其實不是純公家的機構,它其實是半官方、半私人的機構,所以它在前幾年雖然有到一定的規模,但這幾年在後續發展的並不是那麼理想。我們應該要從自由港的案例當中去說一個產業要去推動的話,不是單靠一個項目,而是一整個配套。

 

問:新加坡自由港不如預期的原因是什麼?

 

主要還是與內需市場有關,那如果說當地沒有內需跟外銷的市場的話,即便你有這樣的設備,也不一定產生這樣的需求。反倒是說回過頭來又叩合到台灣收藏實力跟水準,是良好的基礎。我們必須回過頭來審視在地化的過程中,怎麼樣找到適合我們自己產業發展的環境,讓消費者、生產方、銷售方三者都可以有一個良好的交易環境。單純說是只有自由港的話,其實太過片面。那稅制的部分他其實比較牽涉到財政部賦稅數,那塊是需要長時間的推動。

 

問:想請執行長分享近期產經研究是推動的議題,其與產業政策之間的關聯。

 

我們後續在這三年從2016-2017開始產經著重在特定式的議題,鑑定鑑價,還有藝術資產。為什麼會這麼做呢,就是叩合到你的問題。其實就是對於產業政策上我們應該怎麼樣去主張。他必須要議題,叩合產業應用。我們從鑑價的角度講,鑑價其實和稅制息息相關。國內對於藝術鑑價與藝術品評價的基礎十分薄弱,這個其實再去談相關稅制部分的話是接不上的。對國稅局來說,那是會計成本的思維,所以要去跟稅務單位去談稅,必須要從會計的思維去思考。你必須懂財會,沒有這個基礎去談降稅其實是不會有共識的。

 

所以鑑價這個部分就是從將藝術品資產的角度反映到財務報表上,去做價值上面的揭露跟溝通。這個成果就可以拿去跟稅務單位去討論稅基跟稅改的很重要的東西。因為你要充分反映出價值才能充分反映出產值、充分反映出產值你才能夠去充分溝通稅制。沒有一個很明確的產值的話,你沒辦法去討論稅制的,所以都要靠財務報表去突破。所以產經就是慢慢去精煉推動鑑定、鑑價跟資產管理上面的議題。這個是我們認為比較能叩合現況,也比較務實的推動。前期我們要推動的產業政策。

 

藝術資產這個概念,其實產經是第一個在國內提出的團體。其實就是結合現在產業發展正在推動的檔案管理、藝術檔案的再利用就是資產活化的基礎。其實就是我們在建構台灣畫廊產業史料庫的藝術檔案跟數位資料庫,所演進而成的一個下一個階段的研究方向。怎麼說呢?從檔案的角度來看,過去檔案是一個被動式的整理跟存擋,到現在我們主張是檔案必須是主動式的應用。那他的應用其實包含放在資產管理的角度來看,藝術品可以放在一個真實性的鑑定用途。可以作為藝術史在學術研究上的用途,也可以作為藝術鑑價再去針對這項價值的紀錄的用途。這其實都叩合在史料檔案庫的業務基礎上。為了讓大眾能明白說做檔案的重要跟意義,所以就衍生出三個層面來彰顯說作為一個檔案工作來說的產業的工作重要關係。所以藝術資產可以作為檔案的延伸,也可以回過頭來去滋養史料庫的內容。對於產經來講的話都是環環相叩的。

 

問:藝術資產管理目前台灣有什麼好的案例?

 

產經在做藝術資產管理這樣的概念推動的時候,最初期在進行文獻探討時可以發現國內在這方面是非常薄弱。台灣從1990年就有私人美術館,而兩千年開始則有私人企業的美術館,不管是忠泰、毓繡美術管等。現在除非今天有母公司很好的營運基礎,然後撥經費到私人美術館。不然單純是以自己自營成立的美術館或是藝術家紀念館,都會面臨到成本跟資金上的問題。這就是沒有將藝術品資產化導入到營運概念的結果。所謂資產就是會對於機構或公司帶來收益與收入,從這個角度來看你才會創造收入跟利益,再去創造營運成本的來源。

 

那在過去或現在其實你可以發現很少私人美術館有這樣子的一個營運管理概念。沒有這樣的概念你就會發現他在營運成本上無法負荷,除此之外檔案管理也是非常地初階,不會進行系統性的史料整理,也很難去進行史料庫的建置。與時俱進來說,因為這些知識的空缺,導致這些前輩藝術家在藝術市場上不管是偽作的爭議,交易上面的爭議,都沒有辦法提出一個具體的證據,來做一個真實性的佐證。這反映在史料庫的匱乏之外,也反映在藝術史的發展跟研究上面的空乏,因為這些的缺乏,美術史也無法繼續建構。所以我們都只是存在於教科書上的美術史,沒有真的實體檔案所呈現出來的美術史。國立美術館的檔案其實現在才開始慢慢導入科學檢測的機制,將藝術品、作品去科學檢測。就像健檢一樣把作品的顏料、媒材、修復紀錄、礦物性或非礦物性這樣的一個紀錄等等的顯現出來,這都是與時俱進,比較國際上面的做法。國內才剛起步,所以其實我們在透過這三年來的研究過程中。我們不斷揭露一個現象,也去轉換成應用性的議題去操作 來為產業基礎做建構。

 

要談案例其實很難,其實這也反應在前輩藝術家的國際市場價格上面。所以你今天是一個國際人士,你要購買藝術品的時候。你在購買台灣藝術品的時後,可能就會間接地思考它後續的這些配套跟條件是不是夠完整。假設A畫廊有提供這些資訊,而B畫廊沒有,那你會選擇哪一間?

 

問:產經對於台北當代,他會怎麼樣去幫助國內本土畫廊。當然台北當代跟台本意博是不同的品味跟藏家取向,那當現在越來越多厲害的畫廊,慢慢地靠向台北當代。產經如何在這方面服務這些會員畫廊。產經對於藝術產業的研究中,怎麼樣去內化非會員的藝術機構或媒體對國內藝術生態的影響?

 

這個問題回應到了產經的定位,雖然我們是畫廊協會底下的附設單位,但是我們比較是獨立研究的組織,我們也很努力在維持這樣的角色立場。所以在會員服務的部分,我們雖然低度涉入台北藝博,但我們會從產業諮詢的角度來提供會員的協助。所以才因此提出鑒定、鑑價、資產化管理這三項的主題。因為這是我們認為會員會需要的東西。再來就是對於非會員的部分,其實我們也已做密切的交流。對於非會員、或是非會員對於產經來說的話,關係上合作上是不構成影響的,也不會有產生你我之分。因為對產經來說,畫廊都是一視同人。只是在於拋開會員是否參加藝博會的這個部分,去巨觀地看這個產業來講的話,畫廊本來就是有不同的層級。當我們拋出這三項議題的時候,其實也不是每個畫廊都會接受嘛。其實講白了我們講資產管理,能接受的畫廊也不多,那因此有接受的就有,沒有的也代表他沒有這個需求,我們也不會硬要別人照著做。但我們的任務就是反應一個時事跟趨勢的發展。發展在那裡,要不要到那裡就是各自決定。

 

其實回過頭來這個是產經對於產業的一個態度,角色跟立場。我們在機構內怎麼樣服務機構,要怎麼服務畫廊協會。所以產經在過去來講,我們對於藝博會的角色比較是後端後台的。包括像是現在藝博會的部門,從過去其實只有媒體部,再上去直接就是行銷總監。到現在你可以看到他有一個主要的藝博會總監下面有設立幾個部門。包括像是工程部,整合行銷,媒體等等的。這些部門分工其實是在14年產經所提出來的。那個時候就是張逸群擔任理事長,然後怡華擔任秘書長與藝博會執行長的時期,是對於藝博會發展的這部分上面,產經這邊提出來的一個方向,那也進行了組織的擴展跟責任型的分工。

 

對於台北當代藝博會進來,產經樂觀其成。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只是產業基礎條件上面來檢視的話,還是會從這個藝博會對於台灣的產業是不是有幫助。所以我們也是用比較持平的態度。比較說細部的操作性的作法就是,我們會去看這個意博會的單位有沒有註冊商標,有沒有註冊公司。有沒有按照勞基法來走。這是我們對產業所關心的,包括是勞動人力等等一個基礎的服務跟福利,是不是有掌握。因為產經也跟藝創工會合作,就是關心國內藝術勞動人口。

 

透過這些基礎條件的檢視,從這個角度來看待他們對這個產業的貢獻是什麼。那他們是不是有什麼品牌,對市場貢獻什麼的,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嘛。所以我想對於產經來說,我們會從產業跟市場的角度的不同來去做解釋。

 

問:台灣培育產業研究人才的優勢跟欠缺的條件?

 

以我在產經服務到現在已經十年了,人才這塊我們一直都很關心。但這個是我們最需要努力的地方,這十年來我們可以很誠實地說我們沒有培養出產業研究的人才,這完全是個斷層。有誰會在產經做產業研究員?就變地說是不是說產業有這樣的環境,可以讓年輕人或是學校畢業的學生願意去做產業研究的工作。研究員在視覺藝術產業來說都是相對弱勢,那他也沒有一個很好的發展環境。唯一的工作應該就是在產經了,但是產經能夠提供的客觀條件其實也不是那麼的好。比如說今天產業研究人員他要發表論文的管道,單靠產經作為附設機構,是不夠的。所以在過去幾年我們有意識到這點,有去跟學校合作,我們嘗試跟北藝大藝館所合作,也跟台藝大藝術行政所合作,國內我們其實都有嘗試合作。

 

但這邊反映到兩個問題,我覺得是比較嚴重。第一個就是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對於產業來講意識還是相對薄弱。唯一可能從學校出來對產業認識的人就是畫廊、替代空間、美術館、藝術家。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情,為什麼?就是這個人畢業了之後,他以為他的工作機會就只有這幾個地方了。你要嘛就是做藝術家的助理,要嘛去美術館行政約聘僱。要嘛去畫廊服務。沒了!其實不是這樣子的,其實這個狀況整個縮限了學生在學校學習在整個對於產業的想像。

 

第二個問題就是整個國內對於產業政策與文化政策。國內有文化政策,你可以從文化部部長提出來的各項政策當中可以看到文化政策的輪廓,但你卻看不到產業政策。這個就反映在我們的產業發展上面,他不只反映出了市場的侷限,也反映在我們人才培育上的侷限跟斷層。那這些他最明顯的就是每一年畢業出來的學生不知道要找什麼工作。那所以這其實是環環相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