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國際雙年展中,可看見許多優秀的原民藝術家參展,尤其是去年由策展人徐文瑞與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ung)共同策劃的《我們與未來的距離》,更是聚集多位藝術家於國際舉行大型聯展。透過策展人多方媒合,此展中的八位藝術家,更成為澳洲昆士蘭美術館與現代藝術館(Queensland Art Gallery|Gallery of Modern Art)主辦的「第十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Asia Pacific Triennial of Contemporary Art)的入選團隊,其中可以看見原民會、館方與文化部合作,透過策展人的推動,為該年展首次聚焦臺灣原民當代藝術的呈現。

本文以評論《我們與未來的距離》的策展出發,探討策展人如何將原住民藝術家作品推向國際,並分析當代原住民議題近期如何成為台灣藝壇論述焦點。

 

從土牛溝的歷史觀察

策展人徐文瑞因家鄉的地緣關係,在梳理族譜的過程當中,發現自己可能是漢族與平埔族(馬卡道族)的後裔。出於這個動機,促使他去瞭解馬卡道族的歷史與族群的變遷因素。策展人徐文瑞透過深度的田野調查,建構一個清晰的知識體系,他不僅熟稔三地門各部落的相互關係;也了解加蚋埔平埔祭祀,透過策展背景與觀點,呈現豐富的在地考察。

可以從前幾年的《斜坡文化》、《未來潮》策展中看見其細膩與扎根程度,匯集綿密的人際網絡與在地的族群交流,他將整個大三地門的部落藝術家集結起來,佈局成大型的原民策展計畫。其中要歸功於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ung)擔任協同策展人的角色,兩位策展人的合作無間,不僅整合屏東三地門地區的眾多藝術家,同時吸引更多不同族群的原住民藝術家進駐,並催生了《我們與未來的距離》特展,成為該年台灣最大規模之原民當代藝術展。

兩位策展人的論述以「歷史」的角度出發,引述網站資料[1],策展人觀察在地的台24線及屏東185線道,點出該地正是清代土牛溝界與戰後現代資本主義留下的歷史痕跡,而這個道路可以從政治、經濟、交通再到族群的變遷進行討論。策展人以學術的觀點,呈現排灣族群、平埔族、閩客相互遷徙與融合成果,以展覽的方式形塑在地面貌與歷史脈絡。

然而策展人的企圖不僅止於此,他試圖讓展覽更加飽滿,因此邀請眾多原住民藝術家參與其中。例如邀請藝術家駐園創作、參展藝術家人數高達30多位,更首度跨出文化園區,將展場沿著線道分佈於周邊九處場域展演。

展覽顯示台灣原住民族的族群多元,但各族群的生活型態與歷史脈絡皆不盡相同,當探討「台灣當代原住民」文化時,其複雜程度相對困難棘手,策展的難度也相對提高,因為往往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歷史論述,輕易涵蓋所有台灣各原民文化現象,其中的族群差異具有地方多樣性與歧異性。

因此以《我們與未來的距離》為例,策展人的意志與規劃都相當清楚,但細看藝術家的創作,並非每個作品都能完美服貼論述,再者,策展人以「歷史」作為論述的起手式,卻較少論述日治時期在台殖民的發展,這個斷層不可能是策展人的研究漏洞,論述提出了一個具有研究觀點的策展視角,但卻將日本殖民歷史的片段抽離,或許策展人有意識的引導我們從「土牛溝」來觀察三地門,除了讓觀眾看展時,減少枯燥乏味的學術論證,同時降低看展所帶來的意識形態對立。或許經由兩位策展人的協商結果,或雙方的論述策略,此安排是本展覽的精心設計之處。

 

藝術家與家屋的協商之道

展覽中園區的原民家屋具有特殊意義,策展人從「家屋」成為一種新的展演場域的可能,可以說是空間再利用的一種嘗試,客觀來說,因為參展人數增加,必須得「另尋他處空間」的理由外,展覽其實也隱含了園區對於本次策展的想像。

 

「園區屬性原是以一個『展示櫥窗』、『歷史保存』的場域,裡面展示各個族群的傳統家屋,我們希望每個藝術家能回到他原有的傳統家屋進行創作,回到他原有的傳統文化脈絡之中。」

《我們與未來的距離》podcasts徐文瑞展覽主題簡介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的歷史發展,早期是以博物館學的凝視觀點所建構而成,經過多年的變遷,園區除了學術目的,更擴大到觀光與經濟的需求。因此園區單位顯然有其他考量,為了擺脫過去對原住民族文明教化的刻板印象,園區欲重新定義家屋的展演模式。

如果單純展示家屋,來滿足觀眾對原民文化之想像,這種操作顯然格格不入目前的博物館學,當時為了展示原住民固有文化暨配合觀光事業的發展之目的,而發展出來的家屋,是園區留下的時代政策遺物。

原民園區歷經改組改名,並在中央原民會的職掌之下,館方對於園區轉型與重新定位充滿期待,這也是台灣各地文化會館如何因應社會變遷的重要課題。策展人與園區似乎也樂見將家屋作為展出空間的嘗試,透過藝術家作品進駐,突破過去原民園區成為展示櫥窗,另外家屋也是這次藝術家駐村的空間,提供藝術家進行創作,這可能才是園區想要的合作意向,策展人透過協調,似乎是雙贏的策略。

當空間成為展覽空間,藝術家與家屋的關係成為協商者的角色,引述藝評家陳韋鑑一文指出[2]:「當這些『家屋』作為基底來接納不同族群藝術家的創作時,這個同時是承繼家屋又是博物館的『飛地』就成為協商演練之處。」該計畫的概念合乎各方需求,但園區與策展人在執行時,似乎並非一帆風順,甚至出現個別藝術家文化不適應的狀態。

策展人邀請的藝術家當中,大多來自不同的原住民族群,然而因為園區家屋數量有限,並非每一位藝術家都被分配至該文化脈絡的家屋裡頭參展,例如阿美族藝術家魯碧・司瓦那(Ruby Swana)作品,經策展人與藝術家協商,最終被放置在鄒族達邦社男子集會所內展出。

這件作品引起部分的學者討論,例如藝評家陳韋鑑表示,這種作法凸顯了協商雙方都不是漢人,也就自然地讓人擺脫了漢人與原住民的二元論觀看,進一步擺脫了單一的原住民想像(陳韋鑑,2021)。另一位藝評家周郁齡也提到[3],這不是藝術家介入空間的主體宣示,而是與場域/信仰/非物質/具現(embodiment) 一種流動與互為主體的交融。

這種跨文化的協商方式,筆者認為,部分原民藝術家陷入了文化禁忌的衝突(傳統上集會所是禁止女性進入),藝術家必須透過跨族群的協商方式,取得創作和文化上的平衡,足以看見禁忌藩籬的影響深遠,並非如策展人所設想的如此輕易跨越,藝術家魯碧在家屋所呈現的作品,大大失去他原有的細緻感,這實在是令人感到可惜之處。在創作執行上,「家屋禁忌」必然是造成創作者的主因,空間裡的現成物散落一旁,原本具有原創的想法卻因媒材的處理不當更顯粗糙,雜亂的放置在家屋四周,宛如一堆狂歡後的廢棄彩帶。

我們不能論定說這是一次失敗的媒合經驗,但顯然與「家屋」協商再協商,並非每一位藝術家能完美詮釋,藝術創作如何與家屋協商過後還能保有文化的特性?也值得讓園區思考。另外,指定家屋的做法,是否影響了藝術創作者的彈性應用?園區在中間所扮演的角色相當關鍵,除了展演空間之外,是否有其他更好活化利用的方法?否則將藝術家與作品置於家屋的策略,仍是一種展演與觀看,考量藝術家與家屋之間的關係,放置家屋的目的就略顯薄弱與功能性而已。

 

政治與藝術的協商

2021年12月位在澳洲昆士蘭舉辦「第十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The 10thAsia Pacific Triennial of Contemporary Art) 於「昆士蘭美術館與現代藝術館」(QAGOMA)揭幕,共有30國、超過100位藝術家及創作團隊參展。「第十屆亞太三年展」邀請台灣策展人徐文瑞與伊誕共同策劃「天與地之間」特展,帶領多位藝術家展出「台灣原民當代藝術」,展現原住民族的創作觀點,也不難看出是《我們與未來的距離》一展的海外擴張延伸。

台灣原民藝術家的角色透過策展人的連結而前往國際,其中原文會與文化部的背後支持不遺餘力,同時結合澳洲駐臺協會、澳洲官方美術館一起合作,這次跨國、跨部會的一次聯盟,可看見策展人與相關團隊運作之綿密,透過不同機構的溝通,除了國際策展的經驗加持,也有政府與其他國家的外交互動,促成台澳雙邊的交流機會。

當後現代的藝術發展宛如國際局勢的縮影,也顯見政治角力浮上檯面,台灣長久以來企圖在國際情勢下如何突破「邊陲」的不利條件,藉由拓展台灣藝術家參與藝術聯展,間接擺脫在國際政治上的排擠與矮化,利用原住民的視野與創作,嘗試連結國際情勢上多邊政策的可能。

過去台灣原住民族無發聲舞台,也無法表達自我的文化認同,當原住民藝術家獲取聲量與資源,在國際上展露頭角某方面也是原民意識的抬頭,過去被社會壓抑的聲音被彰顯,當雙方在利益一致的情況下,當代藝術圈與原民圈的合作成為近期藝壇的顯學,但原民藝術家是否能持續獲得支持?地方政府如何回應藝術創作背後的原民權益問題?都考驗站上國際發聲之後,國內主流社會如何重新看待原鄉族人的需求與困境,而非單純考量政治同盟的利害關係,這值得我們思考在《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之後,政府如何更真實、更有待解決的原民權益問題。

 

原民還未說出的話

《我們與未來的距離》集合許多優秀的原民藝術家,也是近期原民策展的成功範例。期間不論是策展人、園區、藝術家、甚至國際美術館方,在時代的氛圍之下成為目前的藝術走向,然而策展人所營造的方向,大多呈現原民文化的多元與豐富,卻鮮少刻畫原民權益的議題,似乎不以針砭時事作為批評力道,至少我們看不到太多類似巴奈˙庫穗(Panai Kusui)激進式的言論出現,展出的原住民創作能量與表達方式,仍然是詩性的符號表達。

這種柔和的藝術表現可視為原民折衷的相應模式,我們可以理解原民藝術家與社群「協商」之下,轉為較彈性的中性策略,來取得與多邊合作的期待作法。假若《我們與未來的距離》一展的定調走向,去除上述環境與協商的條件因素,原住民藝術家的表達方式是否會更加直接?是否能擺脫更多「策展包袱」呈現尖銳的一面?或許展覽所呈現的藝術家創作,需要展現當代原民真實的聲音與面貌,更多源自藝術家自身脈絡的生命故事,以及部落族人所面臨的社會壓迫或相應的文化政策,這才是當代原民族群渴望與積極想要探討的重點。

 

 

[1] 詳見Apple Podcasts 《我們與未來的距離-臺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節目

[2]「我們與未來的距離」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展》,陳韋鑑,台新藝術獎藝論紛紛,2021/11

[3] 詳見典藏ARTOUCH專欄:《民族對國家的協商實驗場──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觀察》,周郁齡,2022/01